小行星采矿概念。 图片来源:NASA/Denise Watt
小行星采矿正在缓慢但肯定地接近现实。 许多初创企业和政府机构都在加入这一行动。 但是,仍然没有大量工具可以帮助这个新兴行业起步。 一个特别有用的是一份潜在的候选小行星清单。 虽然这些信息可以在不同的地方获得,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人将其整合到一个单一的、可搜索的数据库中。
Exploitation des Ressources des Corps Celestes (ECOCEL) 数据库是由法国首屈一指的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ISAE-SUPAERO 的 Irina Kovalenko 领导的法国团队开发的。 它结合了采矿公司可能感兴趣的小行星的两个最重要的方面——获取它们的难易程度以及它们的成分。
确定一颗小行星到达的难易程度相对简单,之前已经在多个地方做过。 事实上,ECOCEL 团队使用的数据直接来自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小体数据库。 这个公开可用的数据库跟踪了近 25,000 个近地天体,这些小行星最有可能被第一次小行星采矿任务访问过。
为了计算如何到达该物体,小天体数据库计算了“delta-V”,即到达小行星所需的速度变化。 将 delta-v 视为到达某个物体所需的能量,这在小行星矿工的经济计算中非常重要。 数据库工具本身有一个专门设计的界面,可以根据特定发射窗口的 delta-v 最小化来选择小行星。
ECOCEL 将这些信息合并到自己的计算中,但添加了另一个可能更重要的层——成分。 不幸的是,小天体数据库中只有 326 颗小行星具有光谱特征,这在之前的一些论文中有报道。 因此,依靠光谱数据确定小行星成分的 ECOCEL 仅限于该数量。
一旦确定了一个天体的光谱分类,该数据库就会将陨石样本的成分数据与类似成分的小行星的光谱数据联系起来,从而对小行星的外部成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不幸的是,内部成分更难估计。 虽然轨道力学理论上可以估计物体的密度,因此可以估计物体的内部成分,但在当前的数据库迭代中并没有准确地跟踪它。
凭借手头的基本飞行和成分数据,ECOCEL 通过使用一种名为 Sun Earth Moon dynamics Python 包的工具更进一步。 该软件库使用轨道力学数据来计算给定物体在系统中的位置,ECOCEL 团队利用这一点为单程和往返航班提供计算。 它还提供了 2020 年至 2050 年之间的潜在发射窗口,比大多数可比数据库更远。
一些附加功能包括计算停车轨道和设置 delta-v 限制的能力。 总的来说,该数据库必须比以前开发的任何数据库都更适合商业和政府小行星采矿项目的需求。 相关研究也发表在《行星与空间科学》杂志上。
不幸的是,截至撰写本文时,ecocell-database.com 上的数据库似乎并未在线。 目前还不清楚它什么时候会回来,因为它之前曾在其他研究中使用过,并且在 3 月份发布了一份详细介绍其发展的论文和演示文稿。 希望这个可能有用的基于互联网的工具能够卷土重来,并证明对那些有兴趣创造下一个伟大采矿业的工程师和企业家有用。